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新闻 >> 书法 艺术 北京 综合新闻
      分享到:

      攀登书法艺术的时代“高峰”

        ——记第二期“当代书法创作与评审专题研讨班”

        “弘扬书法之美,传承汉字之魂,凸显的不仅是国人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深情,更是中华民族坚守文化自信和走向伟大复兴的文化基因! ”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在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的第二期“当代书法创作与评审专题研讨班”上表示。8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举办的此次研讨班邀请了毛国典、潘文海、刘恒、朱以撒、王一川、李刚田等专家学者前来授课,来自全国各地的团体会员单位驻会干部共40名学员参加,学员以各省书协驻会秘书长、副秘书长为主。


        据介绍,本次培训班是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创作导向,坚持以创作为中心任务,面向基层延伸服务手臂,提高专业水平,更好履行职责而开办。培训采取专家授课、点评作品、参训人员交流学习心得等形式,使参训人员深入了解书坛创作和评审现状,规范评审,推动当代书法艺术繁荣发展。与会人员各抒己见,建言献策,从不同角度对如何进一步提升综合素养,做好协会工作,开创协会工作新局面提出建议和意见。


        “书同文”是中华文化自信中的“自信”


        绵延千年的方块汉字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创造之一,横平竖直,笔画连绵,发而为言,著之为文。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形音义于一体的文字,是中华文化之根、中华文明之魂。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弘扬中国精神,就要大力弘扬汉字书法文化。


        苏士澍在培训班上为学员作了题为“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主题讲座。他表示,中华民族文化大一统有三大标志——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其中,“书同文”的汉字和书法是核心,是中华文化自信中的“自信” 。中国方块汉字自诞生起,就以其象形、形声、会意等多种功能,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更以艺术、哲学化的符号——书法表现着中国人天人合一、贵和尚中的审美精神。中国汉字在历史上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时至今日,汉字和书法依然是推动海峡两岸交流和沟通国际往来的一座金桥。弘扬中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大力弘扬汉字书法文化。


        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的重要方式与途径,是中华传统文化最凝练的物化形态。贵州省书协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杨昌刚表示,从结绳记事到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书写史,博大精深,一脉相传,书法艺术流派纷呈,大家辈出。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彰显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


        胸中无丘壑,笔下如何能有大气象


        陆维钊曾说:“古往今来,从无没有学问的‘大书家’ 。 ”启功言:“文史不通,笔下空空。 ”在谈到当代书法创作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时,杨昌刚表示,短板问题不容忽视。近二三十年来,书法家们在技法上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文化水平却没有进步,甚至是退步了。很多书法家对文化不了解,展览中技法比较好的作品,百分之四十都有文字上的问题,错字、漏字、漏句现象层出不穷。这就是长期不重视文化的结果,历史上的书法家大都会些诗词歌赋,现代的书法家却艺文脱节,要产生“高峰” ,必须精进文化。


        “补齐文化短板,是当代书家共同发出的时代诉求。 ”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洪武介绍,近年来,中国书协连续举办“全国书学讨论会”“全国高等书法教育论坛”等高品质学术活动,使书法创作已经开始由表面热转向冷静求索。但这个转换,特别是文化转化如何渗透到书家内心变成我们的自觉追求,还要继续寻索。“文化一定是融入我们的血脉,喷薄吐出于笔尖。 ”陈洪武掷地有声地说,“书法与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是文化传统深处的一部分。一个胸中没有丘壑江海,没有文史才识的人,怎么可能笔下有大气象、大格局、大境界? ”


        陈洪武表示,“鉴于当代书法现阶段文化薄弱的短板,中国书法家协会自第十一届国展起,提出‘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创作理念,首次将‘文’提升到书法创作的核心层面,倡导‘艺文兼备’的主张,同时增设文字审读等环节,向书法界发出提倡文化内涵、注重文字规范的信号,对长期以来不尊重书写文本文意、糊涂乱抹、跟风模仿、过度拼接制作等现象,以及随意解构汉字的行为,进行有力回拨与扭转。 ”


        为时代书写,为人民抒怀


        “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指出的,书法艺术要随时而行,关切百姓普普通通的生活,书协工作更要面向群众,服务人民。只有亲近大地的谛听,真正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才能与人民的喜怒哀乐、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同频共振,才能听到时代的涛声和历史的回响。


        经过三天的培训与学习,江苏省书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王卫军感慨地说:“这次培训使我受益良多,感受最为深刻的就是书法工作者一定要有关注社会、心怀天下的宽阔视野,引导广大书法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关注民生,体恤民情。同时,关注国家的安危,民族的未来,只有这样,作品才能有深刻的思想和强大的生命力量。 ”


        陕西省书协驻会副秘书长田选军也表示,书法创作要立足广大百姓的普通生活,协会工作者也要具有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和大爱精神。将责任心和服务意识放在首位,创办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书法艺术活动。比如陕西近年来举办的书法大讲堂,既能提高市民的审美素养,也促进了协会的发展,传递了书法艺术发展的正能量。


        “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 ”苏士澍强调,书法创作要对时代精神与时代审美进行提炼与升华,创作更多贴近生活、贴近人民、反映中华美学精神和时代审美精神的书法作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推动书法艺术创作不断由“高原”迈向“高峰” 。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家网]的价值判断。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58(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2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