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新闻 >> 书画 书法 艺术 美术 综合新闻
      分享到:

      篆书之装饰性表现形式

          (1/3)瓦当“延年”

          (2/3)汉瓦当“千秋万岁”

          (3/3)汉瓦当“宫”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东汉蔡邕在《篆势》中赞赏篆书:“处篇籍之首目,粲斌斌其可观,摛华艳于纨素,为学艺之范先。”篆书不仅在文字学意义上展现了其他书体的由来,更在审美格调上,为后世书体确立了质朴古雅的标准。秦代以前,从甲骨文到金文,从大篆到小篆,基本上都属于篆书的主流应用期,其功能局限于书写,不具备装饰用途,汉代篆书开始慢慢退出实用汉字的行列,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通过对称、分割、辐射等结构与形态的变化以及装饰手法的加入,篆书的审美意趣不断发展,装饰性逐渐增强,线条圆转流畅。在篆书文字演变、营造与书写过程中,篆书书法艺术成为装饰艺术的一种构成要素而被广泛运用,呈现出独特的精神内涵。


          篆书造型手法上的装饰性表现形式

          篆书是线条图案化的视觉组合,通过添加、嵌入、变形、取舍等多种造型手法组合构成,形态上既符合书写的基本结构,其结构特点又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因此篆书是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手法多变,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艺术形式。篆书装饰性表现形式从造型手法上大致可分为“打散重构”“巧合双关”“图文组合”三种类型,在瓦当、铜器铭文、货币、配饰等载体中运用广泛。

          打散重构,根据创作需要将篆书文字拆分解体,提炼出审美部分,划分平面空间后进行装饰性的重新构成组合。篆书笔画可以随形布字,或夸张、或简笔、或就形、或合文,充分发挥篆书可塑性强的特点。汉瓦当“千秋万岁”,圆形的瓦当用双线界格分为4个扇形,扇形内阳文篆字各一字。其中“千”字变形为展翅状,下6点似羽毛,上部笔画形似鸟头,完全打散笔画结构特点重组,“秋”字也有鸟头装饰,四字笔画也多绕曲,中心又作一鸟形,极富装饰性。

          巧合双关,巧合是指一种“异体部分共有”的组织、排列形式。双关是我国传统图案中常见的装饰手法,是两个形象之间共用线或面,互为依托的图案纹样,雷圭元在《中国图案做法初探》中写道:“民间艺人称之为‘双关’或‘一整二破’等样式,看来都是阴阳交替的图形的发展。”他论及双关法时曾多次提到太极图形的应用。在篆书装饰性应用中巧合双关多表现为偏旁共用,互借笔画等多种形式。如瓦当“延年”,阳文篆书,“年”字的右半部分,和“延”字的建字底的笔画相连接,形成了一个整体统一的结构,造型结合紧密。

          图文组合,图案与篆书文字的组合在篆书图示中很常见,这种融合呈现出丰盈多姿的形式,多以纹样点缀衬托文字,注重纹样与文字内在的趣味创造,形态上构成方圆、疏密、动态的变化与均衡的各种呼应,纹样与文字空间关系协调,装饰得当,图文相映而视觉绚丽。汉瓦当“宫”字位于圆形当面中央,篆字结字方正,线条爽利。“宫”字上方有形似宫殿屋顶的曲直线,视觉高大华美,线外饰有四个圆乳钉。“宫”字下方,有一仰头鸣叫、双爪翩翩起舞的朱雀,形象新颖,简约生动,构思奇巧。在这一类装饰性篆书载体中,篆书与线条分割出的方、圆、奇、正等形态各异的空间构成总体的空间,有对称、十字分割、中心辐射、九宫格、同心圆、自由结构等丰富的空间布局形式,在有限的图形空间里,创造了无限丰富的艺术语言。


          篆书笔法和字法的装饰性表现形式

          篆书以线条的婉转为起点,又通过线条间笔笔相生而聚线为形、集形为字。篆书线条更讲究力量感、节奏感,线条起讫、收落的顿挫转折,墨色浓、淡、润、渴的调控,使篆书笔法线条在进行装饰性变化时极具抒情性:可细如丝发而瘦劲坚挺,视觉上遒劲秀美;可浑厚结实,视觉上质朴雄浑;可凝重,气象浑穆,方圆互济;可洒脱,天真烂漫,灵动飘逸。隶书笔法糅合于篆书,使得篆书笔法灵活多样,富有书写性和表现性。金文、甲骨、大篆等自由自在的经典元素融入小篆中,篆书结构变得错落有致、顾盼生姿;墨法的探索,使得篆书润燥相生,极具张力。这些变化将绰约有姿的篆书笔法发挥到极致,既保持了篆书的审美标准,又有了新的发展,绽放出韵味十足的风神。

          清刘熙载《艺概》有言:“篆书要如龙腾凤翥,观昌黎歌《石鼓》可知。或但取整齐而无变化,则椠人优为之矣。”篆书字形由直线和弧线组成,古意盎然,与其他书体相比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标准,字形结构虽然具静态美和装饰美,但均以高古、庄重、庙堂之气为宗,因此篆书字法布局虽以平衡对称为主,视觉上却更要求富有动感,欹中求正,平正中求险绝,篆书的装饰美在字法的对称美和变化美上得到了充分体现。篆书可塑性很强,篆书基本字形高宽比约为4:3,有将字形上下左右延展拉伸的,高和宽的比例可至2:1,形体修长,用笔圆润而不失坚挺,飘逸、秀媚的感觉更为突出;有将字形局部拉伸的,如在字的边角拉伸,重点在字的上部空间进行设计,斜向延展,使字形上呈现出跳脱活泼的感觉。这种字形上的装饰性变化使得端庄的篆书形象外别开生面,衍生出独有的风格。在单字局部,篆书装饰化还表现在结字形态的起行收笔中,有抖动用笔在行笔过程中形成顿节式线条的;有收笔时戛然而止,以达斩钉截铁之效果的;有在汉民间书法、吴越鸟虫书、先秦器物里取法,按自己的审美取向扬弃、融合并拓展篆书艺术语言的。


          篆书装饰性表现形式在书法史上的意义

          篆书的装饰性的审美趣味和表现形式是篆书区别于其他书体的根本标志,可谓意趣无穷。篆书与书法史绵延最久,商、周、春秋、战国、秦、汉,篆书完成了它作为文字实用的使命,秦以后的篆书因实用与否而兴衰,虽然在书法史上呈现隐显交替,经历过流光溢彩,也经历过沉寂枯藳,但皆与时代之文化脉动同频,反映时代审美之特征。从甲骨文到小篆,字形结构从古朴自然到精致韵雅,线条从如蚕吐丝到婉而通达,章法从错落有致到行列分明,极富金石意味的审美意趣和装饰化特征规律基本一以贯之,从具象之形到抽象之意,彰显了传统文化的审美旨趣。

          何绍基有语:“是凡有可取者,不分南北,无间碑帖,皆为我所用。”鲜活的创造天性及对旧装饰性表现的超越和对新美的追求让篆书艺术代有新变,承古启今、绝处逢生。一代代书法家继承了前代篆书的样貌风格并在赓续中变异,在率性中求变,形成了个人篆书风格,又具时代和地域性的特色,也为当下篆书创作的拓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价值。当下,我们比过去更清晰地了解篆书的时代脉络,当追古溯源,取其精华,化古为新,将古文字材料合法度地取其中精妙之处融于自己的篆书风格中,在字法创造上保持合理与新变,在篆书装饰性表现中坚持篆书艺术本体,忌片面追求装饰美,构建多样化的篆书艺术语言,为篆书艺术注入鲜活的时代元素,创造出展现时代高度的篆书作品。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家网]的价值判断。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112(s)   11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