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新闻快讯 >> 书法 书法家网 综合新闻
      分享到:

      「大家大作」​​推荐当代艺术家---钱乐昌---现代陶艺作品



        作者简介

        钱乐昌;名钱大力;号老钱、一钱、本钱。从艺三十余年,66年生于山东蓬莱,現定居广东江门。

        92年由青海师大调入广东江门市任职美术专业教学工作,现为广东五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客坐教授;景德镇三宝路89号[本钱空间]艺术主持;广东五邑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中外艺术家交流学社]艺术主持。

        于北京、江门、景德镇三地建立个人工作室。近十年(2011年至今)从事艺术陶瓷创作为主,共创作陶瓷作品近千件。

        主要参展:

        2016年 深圳罗湖美术馆——纸有你(中国.深圳);

        2017年 上能当量美术馆结点.突破当代艺术展(中国.北京);

        2018年 瓷上中国首届中国陶瓷绘画展(中国.瓷都景德镇);

        2019年 阿那亚子集艺术空间法定的边界当代艺术三人展(中国.阿那亚黄金海岸);

        2019年 第6届西部陶艺双年展(中国.成都)

        创作过程成就结果,让作品说话……



        一钱述志

        从艺多载以来,我一直相信作品其最核心的价值该是作为个人表达对世事的认知和态度之载体。艺术的价值并不完全在于还原或临摹生活,更可贵的,艺术可以是对客观现实的韵味和美感做一种提炼,提炼而凝聚为一种个人意识,个人意识产生主观表达,最后汇总为完全且纯粹的主观现实,每个生命在观察或感受这一幕幕主观现实的过程中,能得到属于自己的感动和理念。因千人千眼,而华彩缤纷,此谓大美。

        近来,在创作几大系列的历程里时时觉得自己出入于梦境的维度,往复间得感,梦境的维度无意识无限制,人可随意穿梭于过往与未来,全由自我又不由自主,这种体验或叫做现象,可否是多维空间的实证?过往,未来,与当下的现实之间又是否可于多维之内有所共振?以此为旨,复得诸作,与君共赏。





        材料.空间及表达

        ——读钱乐昌老师现代陶艺新作有感

        庚子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度,新旧之交,疫情肆虐,浮华不再,一切都归于寂静。大家或居家抓生产、或站队猜疑、或读日记、或追神剧,人性的善和恶在瘟疫面前暴露无遗。

        这关头,却有人在冷静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往哪里去……。钱哥便是这少数里的一位,从起意到出品,钱哥用三个月时间楞是整出一批陶艺新作。

        这是一批让人过目不忘的陶艺作品,是让人振奋之余叫人沉思的艺术品。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是我看了作品后的第一印象,在这几十件作品中钱哥充分发挥陶瓷这种常用材料的本身特点,调动他全部的创作手段,赋予泥土以灵魂,使冰冷的材质变成宛如有血有肉之灵物,诉说着钱哥对于人生,对于人性,对于生命的种种追问。

        面对这几十件陶艺作品,勾起我对关于陶艺创作中材料,空间的处理和艺术观念如何与材料有机结合,以及什么样的艺术才真正有价值等等问题的胡思乱想。



        钱乐昌老师自称老钱,江湖人称钱哥,这一声哥正好是其为人为艺在江湖中的公充评价。钱哥出生学习于山东,工作于广东,又漂至景德镇十年,教过大学,下过商海,油画棒棒,水墨杠杠的。碰瓷十年,创作作品不下千件,参展得奖无数。终于在庚子之初,厚积薄发,拿出一手漂亮的活,这组陶艺系列,无论在制作的精良上、思想的高度上都堪称上乘,材料语言丰富生动,艺术观念清晰而不刻意,每件作品都完美而又无重复之感,可以说是标志着钱哥做为一个现代陶艺艺术家的成熟,就是放在当下陶艺界都是难得的精品,正好佐证我所以为的有价值的艺术品。

        借着钱哥的陶艺作品谈谈我对于材料.空间和创作的一些粗浅看法。

        材料及空间的发现、发掘和实践无疑是当代艺术最需关注的方向。

        科技的发展是艺术不断前进的重要力量,传统的艺术形式因为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从生活到生产的天翻地覆的变代,人的思想也随之变化,旧的审美形式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新的刺激和思考不断适应和引领着人的精神追求。发端于西方的工业文明,带动艺术从古典艺术到现代艺术再到当代艺术的变迁。科技的发展促使大量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出现,新材料的应用和旧材料的重新栓释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媒介和新的可能。这也是有着最古老陶瓷文化的中国需要使用起源于西方的“现代陶艺”一词的原因。

        觉醒从来不怕迟到而怕缺席。我曾玩笑说中国陶瓷艺术有两次大的革命,第一次是宋元之际从素瓷迈向彩瓷的革命,第二次革命或许就是当下这种陶瓷从实用器物变成成为纯艺术创作的一种材料媒介的变革。最近十数年,受西方现代陶艺的启示,大量艺术家参与到陶瓷艺术创作中来,在这一波艺术与工艺的结合中,艺术家从简单将陶瓷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嫁接自己熟悉的艺术创作到将陶瓷作为一种全新的创作材料,并充分尊重材料的独特性而启发创作灵感,终于使陶瓷艺术创作脱离艺术为陶瓷装饰服务的阶段,而进入到运用陶瓷材料进行独立艺术创作的当代艺术的轨道中来。钱哥正是以他的创作历程十分生动地演绎了这一质的变化过程。

        陶瓷材料从泥土到最后成为艺术品,要经历泥料的挑选、成形、构造、施釉、烧制的复杂过程,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互相作用互相制压,正是这种可控与不可控的搏弈,成为运用陶瓷材料来实现艺术观念的有趣之处。钱哥在陶艺创作中抛弃简单嫁接原已轻车熟路的绘画手段的方法,甚至抛弃了原来熟悉的一套创作语言,尊重并专注于陶瓷本身的材料特性和语言,辟如泥土的粗细质感,形的可塑性,釉的窑变,高温环境中的不可控因素,通过一定的美学手段,将规整的形体加以雕刻,使之呈现强弱不同的肌理特征,不同的形组合成有意味的群组,运用施釉的厚薄和重叠,空间的闭合等等可控手段完成待烧作品,再通过高温烧制过程中不可控的断裂、窑变、融合等意外效果来呈现创作构想。

        钱哥这批作品我看大体有两个大的系列,一个是以方形镶器为基础的系列,一个是以棚板为底座的系列,选择这样的基础材料我猜是基于空间需要的选择,利用材料提供的三维空间,再经过刻划、打洞、穿插和叠加,便空间流动起来,形成了凹凸起伏,形体在多维度空间中得以呼应和延伸。使有限的小空间营造出无限的想象。

        在平面理性严谨的线性图形中,置入或圆或方的有性器官意味的形体,使之凹入或凸起,让平面有了物理意义的空间形态,于是张力被无限打开,观者的心理空间有了向纵深延伸的无限可能,平面和立体的转换和穿插构成一个全新的空间,形和色在金属质感中现出如迷宫般幻觉,在不知不觉将观者引领至创作者的预设地。这足见钱哥驾驭材料和空间的高超能力。

        这批陶艺作品主题指向最多的是关于生命的思考。

        钱哥以为“不得心境,万物皆荒”,很有些笛卡尔的唯心观,又有些个人主义的处世哲学。

        他觉得人生匆匆,执着挂念只会徒生伤悲,应勘破无常,思想归于“空寂”,通过无为,达至“无我”,才能让内心不为尘世所左右。

        我不知道钱哥对无常是否真的勘破,但钱哥的生活状态确已超脱于俗务的羁绊。

        构成作品的许多性器官状形体的暗示,空间的转折和互补中阴阳强烈转化,似乎也暗示着对生命的母题的思索。形与色构造的虚化背景十分神秘,闪跃着对无常的隐喻,是否是钱哥潜意识里对世事无常的扣问,我们是谁?我们为何而来?哪里才是我们的乐园?

        艺术从来无法改变现状,但艺术家通过对永恒主题的探寻和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顿悟形成的个人化符号和图像,有助于帮助观者反省自身与物的关系,反思人与人的关系,在物欲的世界里唤醒和启发观者沉睡的智慧,从而使人的心灵得以澄化,这应该就是艺术所以有价值之所在吧。

        这样的解读或许偏离了钱哥的初衷,但钱哥所创造的艺术无形中已经对我发挥了作用。

        钱哥的脚步依然坚定,推测走向何方我想都是徒劳,但方向正确了目标总会接近。

        当一个人真正无我的时候,或许他将成为上帝……

        陈斯壁 庚子清明后草于景德镇新村陈斯壁(中国工合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 汕头大学开放学院客座教授)





        庚子春节,我们都各自蜗居在家,老钱给我发来他画的大量创作手稿。我初以为这是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结果回到景德镇至今,他出了数量可观的作品,几乎每天晚上都发来几张或已烧成或完工待烧的作品照片,我由衷地感觉为他高兴!这是一个艺术家最宝贵的“不惑”状态,即便是阶段性的。

        我所理解的“不惑” ,不仅仅是指艺术家在创作动向上拥有绝对的自信,也包含他的取舍和人生阅历以及艺术修养所造就的笃定——即一种自身智慧的通达圆融。

        老钱的瓷上作品从初期的绘画逐渐脱胎为一种难以用现有概念定义和评定的实验性探索。他扬弃了传统制瓷中的的主流美术手法,不以装饰为目的。在泥坯上运用各种素材和形式。泥粉、成瓷碎片、模具成型、金属等都是他即兴“发挥”的元素,鲜有具象的造型出现。他即在景德镇常见的镶器上创作,但却有意识的避开所有现有的工艺表现手法。用老钱的话说这叫“玩儿”。他的玩法本质上是一种无功利性的行为,根源上实为艺术创作一直倡导的独立思考和践行。

        此外,刻划,镂空是他惯用的技法,在他的作品中时常出现一些层次多样的小孔,如同跃动着的一些幽密空间。老钱本人笑侃为“钱眼”。在我看来,这是作者在这个狭小的纵深维度里呈现他对空间的某种理解——镶器,这种四面泥板围合镶嵌而成的传统器型,本身就隐约诠释着平面和三维空间的联系。“钱眼”就在这层含义上做了更为主动的注解。

        对老钱作品的解读,我有心从图像分析的角度去思考,终了未能脱出情怀的泥沼。也如老钱的艺术,在俗世中远眺星辰。

        ——于超

        2020.5.20于瓷都于超,男,祖籍山东莱芜。

        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讲师

        (全国)高等美术教育学会会员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

        作品欣赏































        雕塑起义,老革命玩出了新创作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位艺术界我仰望的、大咖级的人物的新作品。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但时不时我会从各种渠道欣赏到钱哥的一些作品,记得去年在深圳,看到钱哥的一幅瓷板画,和他创作的一个茶盏,虽然没有见到他的本人,但已从其中读到了钱哥的年轮和沉淀,如果说钱哥以前的作品是有态度的特立独行,那么现在他的作品流露出更多行云流水的回归与细腻……和死党至交的好处是我经常能免费地欣赏到钱哥的精华作品,这批刚出炉的新创陶瓷浮雕作品不同以往的作品,虽然我在艺术领略远不及钱哥,但是多年的时尚设计,使我养成了第一视觉效果的“眼缘”的判断:迎面劈头盖脸是一系列大刀阔斧的点线面的组合,不同机理效果的组合,或撞色、或协调色,纵筹交错,简单的元素,浑然一变,脱胎换骨,被钱哥从简单的二维空间延伸到耐人寻味的三维空间以及多维空间,一个个细节,一处处的思考,你品、你细品……钱哥的作品为我们留下了大片想象的空间,他不仅展示了没有局限的思索,更诠释了他对生命、对空间的思考……

        2020/5李宁于成都

        九度行向创始人

        四川上雅形象礼仪学院讲师总导——李宁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家网]的价值判断。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61(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66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