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展讯 >> 北京 北京
      分享到:

      但在孤峰独往——王三庆

      作者:核实中..2020-01-10 10:17:10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但在孤峰独往——王三庆
          展览名称:但在孤峰独往——王三庆
          展览时间:2020/01/11~2020/03/29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朝阳区机场辅路草场地54号院, 100015-(指纹画廊)
          主办单位:指纹画廊
          参展艺术家:王三庆

        策 展 人:鲁明军


        但在孤峰独往

        文 鲁明军

        作为文人士大夫文化系统的一部分,书法所承载的不仅是一介文人的个人精神史,也是一个时代、地方的物质文化史。明以前的书法主要限于个人的日常书写和文人间的酬唱,所以很少看到大尺幅的立轴或对联,几乎所有的书写都是小尺幅的手札或手卷,而自从有了庭堂装饰和相应的展示要求以来,大尺幅的书写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应该说,这是最早的书法展览模式。书法的视觉化就是从形制的改变开始的。形制也因此成了书法之物质性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某种意义上,形制决定了一幅书法作品的社会功能。有学者早就发现,为了满足现代展示制度和观看方式,有人甚至不惜改变作品原本的形制,比如将屏风改为立轴,将手卷切成册页,等等。这也是书法之历史物质性的构成部分。而且,这本身便已构成了一部独特视角的书法史。

        1952年,王三庆随母从重庆移居台湾,60年代初,刚满20岁的他开始学习中国历代古书画仿制,从此,便和古书画结下了不解之缘。此时,由刘国松发起的“五月画会”正在台湾地区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水墨革命”,他们力倡“中国画的现代化”,提出“模仿新的,不能代替模仿旧的;抄袭西洋的,不能代替抄袭中国的”及“革中峰的命”等激进主张。王三庆不仅不为所动,甚至不屑一顾,后来随着接触古书画越多,他越发觉得,所谓真正的革命不是丢掉笔墨,而是在于如何用现代的眼光去理解传统的笔墨。这种理解不仅须通过反复研习追摩传统笔法,深入到经典文本的内部,同时也不能忽视构成这些文本的物质性元素和条件。王三庆后来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这两个路径展开的,并企图将其合二为一。对他而言,这与其说是后现代解构,不如说是一种考掘式的重构。

        由于很长一段时间,王三庆主要从事古书画的仿制和修缮,所以,他对于笔墨纸砚等因素尤其在意和在行,譬如怀素的《自叙帖》到底用的是什么笔,什么墨,什么纸,才会形成那样的线条质感。一种风格的形成固然取决于艺术家个人的技法和修为,但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这些基本的物质性条件。当然,王三庆的目的不是去还原这些,而是将其转变为一种创作的手段和动因。为此,他用蜡替代墨,制造“计白当黑”的碑刻效果,字的正反亦任由他随意摆弄;他利用拼贴的手法,通过碎片的“随意”组织和缝合,取消了书法的深度叙事;他利用不同色彩和属性的纸张,以及不同的书画作品作为图像母题,制造了一个个独特的形式构成或空间关系。物质性条件不再是书写的工具或辅助性手段,而是作品的语言本身。为此,他甚至还会利用报纸替代宣纸,偶尔还会贴上一两个与书法原本格格不入的大众文化图像,而这也恰恰暗合了他反书法原教旨主义、去文人文化中心化的一贯姿态,亦或许因此,其书法取法的对象不再限于书法史上的经典文本,诸多民间书法的碎片也已进入了他的视野。没有精英与平民之别,也没有历史与当下之分,更没有东西文化之隔……这些基于传统书写、自由拼贴等各种手段的制作更像是一种遮挡和显现的游戏,又仿佛是变异的街头涂鸦或极端年代的大字报,加之它们都带着蒙太奇的色彩,从而为日常政治注入了某种革命性的力量。

        王三庆数十年的激进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书法样本。它让我想起上世纪末大陆书法界曾喧嚣一时、如今则已逐渐淡出人们记忆的“学院派书法”和“民间书风”这两个极具争议的书法潮流。同样以拼贴为主要手段、以视觉性为目的的“学院派书法”,和同样主张反精英书写、去文人中心化的“民间书法”,看上去和王三庆的实践并无二致,都带着明显的后现代色彩和亵渎意味。但相形之下,王三庆的实验更加野蛮、放肆,更加无法无天。

        “但在孤峰独往。”这或许是王三庆对自己艺术之路最适切的评价。因为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这是一条孤绝之路。


        艺术家简介

        王三庆,1940 生于重庆;1952 随母赴台,请得华东军区政委核发通行证,由广州经澳门赴台与其父相会;1961 开始对中国历代书画仿制学习;1963 考入中国文化学院美术系西画组,并继续研习中国古书画;1967 受导演李翰祥聘请,复制「永乐宫壁画」后,受聘为艺术指导兼副导演,并以「缇萦」一片获亚洲影展最佳艺术指导奖,同时进入古书画核心仿制组织;1969 开始以己意绘制了董源「江堤晚景图」、王羲之「大道贴」、范宽「洞天山堂图」等一系列中国古代经典书画作品;1980 于台北春之艺廊举办首次个展;1983 于台北民生公园与陆咏举办露天画展;1984 于台北巨龄堂画廊举办个展;1986 受邀赴美进行六大城市巡回展;1984-1989 完成七件巨构:独往、大道之境、神州图、星际之始、宏道图、面佛图、孤鹰;1991 完成巨构黎明图; 1993 受南非文化部长邀请参加中华文化大展;1998 法国画廊协会主办洲际大展受邀为贵宾;1999 受德国奔驰公司邀请赴德国举办个展;2002 受邀参加世界杯,笔墨精神展赴韩;2003 于上海陈凡画廊举办个展; 2005 法国评论家作文推荐,登上「LIFESTYLE」封面;2010 归来北京,设立工作室;2013 入选「renegade」计划及画册;2014 王三庆个展,H.T. 画廊,北京;2019 美术NO.2 群展,指纹画廊,北京;2019 北京当代艺术展,北京;2020 但在孤峰独往,王三庆个展,指纹画廊,北京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家网]的价值判断。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104(s)   21 queries
      update:
      memory 4.58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