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民个人官方网站 总站首页
名家首页 艺术简介 艺术相册 在线展厅 艺术资讯 名家点评 艺术思想 常用印鉴 个人访谈 出版著作 媒体介绍 获奖|收藏
    《桐柏淮源庙碑》

        《桐柏淮源庙碑》,亦称《桐柏庙碑》,碑记颂扬南阳太守中山卢奴君修淮源庙功绩之事。原碑无额,有穿。隶书,十五行,满行三十三字,刻于东汉延熹六年(公元一六三年),立于河南省桐柏县淮源庙。原汉碑久佚,传世本多为元代至正四年(一三四四年)吴炳重书,其子嗣昌再刻之碑。碑高一百六十八米,宽九十厘米。再刻之碑现立于河南省桐柏县招待所院内。

        吴炳隶书虽佳,但终难睹汉碑之风貌。清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中评道:“炳分隶颇有法度,而少汉人淳古之气。”杨守敬《平碑记》云:“原碑久佚,此为元至正四年吴炳重书。朱竹垞(彝尊)谓不及汉人古厚,固然。然自分法久亡,炳生千载后,独能力追汉魏。观其结体,虽不及汉人之变化,然整练可喜。故后人未见吴跋,多直目为汉刻。以余品之,断不在唐人下也。国朝(清)诸公皆未能及。”《桐柏淮源庙碑》除吴炳重刻之外,仍有北京、苏州翻刻本,效果不佳。

        《桐柏淮源庙碑》虽非汉碑原作,但汉隶风貌犹存。整体典雅端庄,姿致流畅,强调燕尾,夸张撇捺。在汉碑中属工稳端庄类,与《史晨碑》《乙瑛碑》《西岳华山庙碑》近。可作为汉隶学习之上本。

        此碑在用笔上首先夸张主笔。汉字作为书法时每字都有一主笔,但不同书体、不同书家之主笔是不同的。隶书的主笔多在燕尾笔画,正所谓“燕不双飞”是也。燕尾主要分布于横、右弯钩及捺画上,而捺画作为主笔时要靠夸张撇画来配合,正所谓“八分书”是也。其次,收缩辅笔。除了主笔外,其余笔画都为辅笔,在一个字中,主笔只有一个(除撇捺配合)而辅笔可为多个。辅笔线条较细、变化较小、横平竖直,和线条较粗、变化丰富、一波三折之主笔形成对比,主次分明。第三,撇画回锋收笔,厚重扑茂。汉隶中撇画收笔多有上挑回锋,但此碑回锋动作夸张,和出锋收笔之燕尾形成对比。

        结构上首先是扁平取势。 体扁平是汉隶中的一贯风貌,这个特点在《桐柏淮源庙碑》中显得尤为突出。其次,上下结构的字一般上紧下松,主笔多分布在下方。第三,左右结构的字左小右大,左收右放,主笔多分别右边。第四,“口”形结构呈扁方状,多为横平竖直。第五,“月”形结构两竖多左右分开,但其度要慎重把握。

        章法上整体为一大中堂,气势磅礴。尤其是后面五行魏碑式的楷书跋文,密集紧凑,和前面疏朗逸人的隶书形成对比,浑然天成。前面隶书字距远,行距近,横行取势明显,很迎合了时代审美,现在隶书创作多用此法。


    ※个人会员主页※       技术支持:书法家网 -最大的书法艺术门户网站®
    书法家网 -最大的书法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shufadajia.com,All right
    Processed in 0.104(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