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靖江的书画廊越开越多,走进王开云的画廊纯属偶然,然而,就在不经意间,记者看到了一个物我两忘的浩然世界。在采访王开云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这样的偶然并非一例,从上海书画家周生力到靖江的一些画者,都曾到过王开云的画廊,而且叹为观止。
从偶然到必然,其背后,是王开云二十多年对绘画艺术的坚守和创造,无论逆境还是顺境,他都用执着的姿态朝着自己的艺术天地迈进。
一
2010年初夏的一天,靖江新城区某路,一位来自上海的客人在绿树成荫的街道边散步。习惯使然,他对路边的书画店多有留意。看着看着,他便拐进了路边一家小画廊。画廊里挂着廉价的商品画,多不入眼,就在他准备踱步出去时,突然他看到了一幅美术作品,仿佛砂砾中的珍珠,牵住了他的目光。这位客人叫周生力,陆俨少先生门生,擅长山水花鸟画,曾任社会科学院上海美学学会理事、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
第一次看到王开云的画,周生力非常惊讶。“展现在我眼前的画作让我冲动得就想去亲吻它,那是圣洁无尘的天堂,那恣意蔓延的色彩、潇洒独特的线条,构成了高山大海,阔野平川、雪域高原、星球宇宙、万物运行、地壳运动……都在他笔下,呈现出苍茫率真之感。”周生力回忆道。
二
从那时起,周生力开始研究王开云。
王开云1962年出生在安徽省枞阳县,大山深处一个封闭、落后的村落。
15岁时,王开云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他下过矿井、修过马路、当过搬运工。这个为生活奔波的年轻人,一直有着写字绘画的爱好。那时候,他省吃俭用,买些廉价的笔墨纸砚,打工之余练习书法、绘画,还写写诗歌。没有老师,他就去书店翻阅美术理论方面的书籍,去美术馆看画展。2002年,王开云在靖江安家后的最初几年,依然四处打工,过着清贫的日子,每天用毛笔蘸水在地上练字。
后来,王开云因为爱好书画,还是决定开画廊。近几年,他的生活条件才逐渐好转起来。
多年习画的日子里,王开云一直在思考:画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而画笔下的世界、自己眼中的世界,如何才能融为一体呢?
这不得不提到王开云的家乡。他说:“我来到这个世界,睁开眼睛所看到的山河,手掌摸到的山壁,脚底踩到的碎石,耳里听到的风声,身体感受到的春夏秋冬的变化、冰天雪地的景象,都储存在我的记忆深处。我要把我眼里心里的家乡的景致画出来。山外有山,无穷无尽,让人的遐想通达天堂,我的画笔也会不知不觉地画到那里去。我爱我家乡的山河,还有我的父老乡亲、祖祖辈辈都享受着自然无私的爱,我的画,外边人不一定看得懂,而我的老乡都看得懂。”
于是,王开云的大部分画作,都在表达着自然的意象,都在诉说着对自然的理解,然而,在他遇到周生力之前,他的画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默默无闻。
“在没有知音、没有市场的阶段,你对自己坚持的绘画风格产生过怀疑吗?”记者问。
王开云回答道:“不怀疑!因为我在画画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我爱家乡的山河,我爱神奇的自然,我将自己所爱呈现到笔下,让大山像在呼唤,让流泉像在欢唱……这种算不上成就的成就感,支撑着我,继续默默地画。我相信,会有人看懂他们的。”
三
王开云的坚持是对的。经周生力介绍,靖江南山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看中了他的画,企业的对外宣传中,在各种界面上大量采用了王开云的画,王开云成为靖江首位与企业签约画家。
2011年,《美术报》刊载了王开云的作品,紧接着,《中国书画报》用整版介绍王开云的画。《中国改革报》《中国当代诗书画印精品集》《当代书画家精品集》《中国美术选集》等都有王开云的作品。
采访中,王开云捧出了许多古今中外绘画名家的作品,对他们的艺术风格娓娓道来。这位没有老师的画家,其实在拜所有画家为师,尤其是吴冠中、赵无极,台湾画家刘国松。但是,他没有囿于中国笔墨的传统,他认为,深奥的中国笔墨文化与世界文化沟通有种难以逾越的障碍,在穿越这种障碍,大胆融合西方文化和精神内涵上,中国很多画家做出了尝试和努力,依然显得格格不入。王开云的风格恰恰有些抛弃中国笔墨文化的区域禁锢,用不见技法的技法,表达着真实的自然界。
“真正的艺术是创造,而不是模仿或剽袭,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在别人从未涉及的地方才能寻找到”,这是王开云非常欣赏的一句话。
他仍在默默地画,默默地研究:更多的宇宙万象,如何来到自己的笔下;在4米、6米等超长的画卷上,如何让自己的绘画风格更好地呈现?
王开云继续朝着别人从未涉及的领域跋涉,等待他的更多的知音和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