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展讯 >> 国画 广州 广东 当代 广东
      分享到:

      2017跨年巨献 - 当代院风文化周

      作者:核实中..2016-12-20 16:54:13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1/33)2017跨年巨献 - 当代院风文化周

          (2/33)陈永锵《辉煌》138×69cm纸本设色2014年

          (3/33)陈振国《母与子》89×96cm 纸本设色 2006年

          (4/33)陈政明《牧羊曲》150×84cm 纸本设色 2012年

          (5/33)杜松儒《烟雨江南》136×68cm 纸本设色 2011年

          (6/33)杜滋龄《塔吉克姑娘》137×96cm 纸本设色 1994年

          (7/33)范扬《花开四时香》144×36cm×4 纸本设色 2013年

          (8/33)方楚雄《大树菠萝》216×124cm纸本设色2008年

          (9/33)方土《乡村木匠》180×145cm 纸本水墨 2007年

          (10/33)冯大中《在水之湄》68×138cm 纸本设色 2007年

          (11/33)郭全忠《小花》179×96cm 纸本设色 2010年

          (12/33)郭怡孮《俯视众芳 》230×220cm 2006年

          (13/33)何水法《抱华拥翠》145×97cm纸本设色 2016年

          (14/33)黄一瀚《制造美少女之二》244×122cm 纸本设色 2016年

          (15/33) 江文湛《乐寿图》249×123cm 纸本设色 2016年

          (16/33)姜宝林《春酣》124×248cm 纸本设色 2009年

          (17/33)黎柱成《野塘荷香》180×146cm 纸本设色 2009年

          (18/33)李劲堃《欧洲写生印象之一》93×62cm 纸本设色 2015年

          (19/33)连俊洲《雨后枝头添新诗》220×200cm 纸本水墨 2014年

          (20/33)林墉《东坡诗意图》134×68cm 纸本设色 1990 年

          (21/33)刘国辉《初阳》136×68cm 纸本设色 2002年

          (22/33)刘佳《深秋时节》180×97cm 纸本设色 2015年

          (23/33)刘曦林《秋实系列之一·红葫芦》177×96cm 纸本设色 2011年

          (24/33)罗江《红土感觉·南山秋之一》196×98cm 纸本设色 2006年

          (25/33)乔宜男《风中》150×150cm 纸本设色 2011年

          (26/33)尚涛《平生三和》 178x97cm 2010年 纸本设色

          (27/33)宋雨桂《古梅待春图》142×70cm 纸本设色 1982年

          (28/33)王涛《奥秘之佛课图》138×69.5cm 纸本设色 2007年

          (29/33)王西京《天下都乐》100×68cm 纸本水墨 1988

          (30/33)王永《山里有家》136×68 cm纸本设色 2015年

          (31/33)张彦《丝路明珠》69 ×46cm纸本设色2016年

          (32/33)周湧《人物之一》107 ×106 cm纸本设色 2016年

          (33/33)左正尧《龙窑》145×90cm纸本设色2015年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2017跨年巨献 - 当代院风文化周
          展览时间:2017/01/03~2017/01/12
          展览地点:[广东]-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168号-(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主办单位: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州美术学院、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广东省中国画学会 承办: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广州鲁逸文化传媒 协办:安徽美术出版社、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当代岭南艺术中心
          参展艺术家:赵梅生、祝焘、尚涛、林丰俗、江文湛、宋雨桂、郭怡孮、曾贤谋、姜宝林、刘曦林、周彦生、郭莽园、杨正新、许固令、郭石夫、郎森、霍春阳、何水法、田云鹏、陈永锵、冯大中、陈新华、吴冠南、方楚雄、梁如洁、李伟铭、邢少臣、范 扬、老 圃、熊显林、梅忠智、万小宁、化建国、黎柱成、王居明、邓建强、方土、陈湘波、莫晓松、郭子良、连俊洲、郑阿湃、马顺先、乔宜男、陈林、韩璐、方政和、王申勇、陈文利、林蓝、许晓彬、许敦平、阴澍雨、周午生、李雪松、赵少俨、刘海勇、黄芳、罗玉鑫、王也

        指导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总策划/策展人:许晓生

        广州展区开幕时间:2017年1月3日上午10:30

        中国画在20世纪的“语言转向”,一开始便是在西方文化的介入之下发生。如我们所知,几乎所有介入现代中国艺术创造的人都无法规避这样一个事实——参与进现代中国艺术教育建设,以艺术院校作为艺术传播网络来推进中国艺术的现代进程乃艺术家的不二选择。我们注意到,美术学院、画院等专业机构编织了现代中国一个重要的艺术机制,尤其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艺术的教育机制和创作机制。这一点至少说明,排除与现代中国“院”之体系的复杂关系,很难真正做到对现代中国艺术的发展有足够的认识。

        “当代院风”的提出,正是基于上述思考,以“院风”与“中国画”作为两个重要的参照系数。“院”,既着眼于画家的求学背景、师承脉络,也交代了工作、生活于不同城市,来自全国各大专业机构的画家的学术背景;它既关切于集中了大量资源与人才的现代美术学院、画院等专业机构,也关注到了现代美术学院、画院等专业机构之系统在推动中国艺术的未来进程中的重要性。“风”,提示了画家图像风格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发展变化,以及与之相应的当代人的精神生活、价值取向。“院风”与“中国画”交融、并存,两者的关系在20世纪的中国艺术中是一个具有魅力的研究课题。

        “当代院风文化周”,围绕着全国各大专业机构优秀的中国画家,以不同的展览主题,全面、立体地展示不同地区中国画家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境界,为推动各地区的艺术交流搭建桥梁。如我们所知,艺术传统之内与艺术传统之外两相激荡所决定的方向,或多或少地诉诸在艺术家个人的风格塑造之中,并体现在艺术家自我设定的价值结构框架之内。通过此活动,期对来自不同专业机构的艺术家的文脉、风格、创作的互动关系有所认识,以此来了解他们在风格上能够独立自存的原因。

        此次文化周活动将在广州、重庆同时举办,以“汲古求新·传承开拓”为主题,以此奠定本次文化周活动的学术理念和价值导向。它以如何在“传承”的基础上“求新”为理念,实际上也为中国画在今天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创新提出了一个重大命题,并期以此为学术话题,共同探讨当代中国画的价值建构和未来走向。

        花之魂·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

        邀请艺术家(按年龄):

        赵梅生、祝焘、尚涛、林丰俗、江文湛、宋雨桂、郭怡孮、曾贤谋、姜宝林、刘曦林、周彦生、郭莽园、杨正新、许固令、郭石夫、郎森、霍春阳、何水法、田云鹏、陈永锵、冯大中、陈新华、吴冠南、方楚雄、梁如洁、李伟铭、邢少臣、范 扬、老 圃、熊显林、梅忠智、万小宁、化建国、黎柱成、王居明、邓建强、方土、陈湘波、莫晓松、郭子良、连俊洲、郑阿湃、马顺先、乔宜男、陈林、韩璐、方政和、王申勇、陈文利、林蓝、许晓彬、许敦平、阴澍雨、周午生、李雪松、赵少俨、刘海勇、黄芳、罗玉鑫、王也

        现代史上的中国花鸟画,已不是古代画史上狭义的一门,而包括了花卉、翎毛、蔬果、草虫、畜兽、鳞介、四君子(梅、兰、竹、菊)等以动、植物形象及其相关物为题材的各种作品,在20世纪中国画坛上,与人物、山水成三足鼎立之势。花鸟画以表现鲜活的动植物生命,藉以寄托人的品性、情怀、灵魂、精神为旨趣,被画家视为“心画”,此即花之魂之谓也。

        中国的花鸟画以亲和万物、天人合一的意识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比、兴之义表达人的审美理想,因此,它又是象征的艺术,实际上不以表现客体为鹄的,更把花当人来画,是以表现人为终极目的的艺术,花之魂乃人之魂也。正缘于此,工笔和简笔都有写意的追求,甚至得意忘象,将余韵留于画外。

        花非花,亦是花。画非画,仍是画。花鸟画既和人类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又是文化的结晶,被视为“文中之文”。无论在它的丹青时代,还是水墨时代,都证明了艺术技巧本身的重要性,同时证明了诗、书、画、印乃至宗教、哲学、武术、气功、戏剧、舞蹈、音乐、医学的综合文化修养是其艺术质量的雄厚基础,而“迁想妙得”的机智、幽默思维使之成为有趣味的美学花园。

        对当代中国花鸟画的考察,其中一个重要侧面是花鸟画与当代人精神生活的关联性。当今世界,物欲的泛滥有可能破坏人与自然的谐和,也有可能改变艺术的初心。正是在这个时代风潮里,日益显得大自然的可贵,亲和万物的可贵,纯正的自然观和艺术观的可贵,美学意义上的“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的可贵。

        本展览以“花之魂”为题,正是基于对中国花鸟画的美学传统和当代现状的关切和思考,着眼于当代花鸟画家诉诸笔端的文化理想和美学境界。欲招花鸟画之魂,当招天人合一之魂,物我两忘之思。“花之魂——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曾在北京、太原两地试展,均受到业界关注。今扩大规模在重庆、广州两地隆重举办,其意义在促进全国花鸟画艺术之交流,进一步深化花鸟画之美学境界。期望有更多的精品问世,期望观众留赏之后的批评。

        刘曦林

        丙申初冬于北京里仁书屋

        大家风范·当代人物画邀请展

        邀请艺术家(按年龄):

        刘国辉、杜滋龄、陈政明、林墉、王涛、郭全忠、王西京、陈振国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中国美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对西方写实主义的引进。在20世纪中国美术的写实主义运动中,人物画是其核心。实际上,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几代艺术家对“折衷主义”方向的选择和实验,无论在理性上,还是情感上,写实主义在当代中国美术中已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在此,我们关注于当代艺术家在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的既有架构中,如何实现当代人物画的价值建构,以及关注其图像风格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发展变化。

        20世纪的中国美术打破了民族、地区、国家、时间等人为的或自然的障碍而更具世界性。引进西方的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是一种被普遍认可,并被视为行之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亦或者说选择,在人物画的现代走向上体现出了一种区别于其他画种的历史际遇。对当代人物画的观察,不可忽视艺术家在图像风格上与20世纪中国现代绘画所架构起的新传统之间的关联性。

        在中国人物画领域,中西融合的实验,经历了徐、蒋体系之后,到杨之光、刘文西、方增先等前辈艺术家,笔墨、造型及趣味的问题获得了不同阶段的推进,并将人物画推向了历史的高峰。几代艺术家铺垫的道路给当代人物画的语言转向提供了重要的参照资源及历史的感召力,但是,从另一种层面来讲,这也为当代艺术家提出了更多的难题及课题。原因在于,前辈大师所开创的范式,某种层面地构成了当代艺术家前进的屏障。因此,我们尤为好奇于当代艺术家如何在前人塑造的范式之外另辟道路,开掘出当代人物画的更多表达的可能。

        本展览邀请全国的人物画大家共同展览,意在促进全国人物画家展开学术和创作观念上的交流和互动,并通过学术研讨等方式,共同探讨当代人物画的相关问题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期通过此次展览,观者可以了解到当代人物画的创作状态以及艺术家在艺术风格上的同与异,同时关注到当代人物画家所关切的艺术课题。

        院风·当代水墨十人邀请展

        邀请艺术家(按年龄):

        刘佳、罗江、方土、黄国武、连俊洲、乔宜男、蔡拥华、陈迹、王平、杜松儒

        中国画在现代语言转向的进程中,存在着诸多具有魅力的美术史现象。以“国画”“中国画”“水墨画”等词汇,亦或者说“概念”为例,它们的“发明”及“流行”本身就具有着强烈的历史紧张感。在认识现代中国美术演进轨迹时,某种意义上,中国画艺术的现代化之路,可被视之为一个“走向世界”、与世界对话的现代变革历程,同时,也提示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视觉环境所发生的显著变化,这种“变化”渗透在现代中国的文化、艺术和生活。

        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再一次汹涌澎湃地涌进中国本土,中国画以一种新的价值形态被重塑、创造。以21世纪最初十余年为时间坐标,反观三十余年来当代水墨艺术的发展历程,可知时下的“水墨”概念被赋予了更大范围的文化容量,而非局限于“先锋”“前卫”等狭隘的、激进的观念。在此,我们关注于当代水墨之语言转向的内在动力,以及艺术家如何在东西方绘画既有的视觉架构中找到中国水墨艺术的定位与价值。

        正如石涛所言“笔墨当随时代”。中国画自古以来就反映了画家对时代文化、政治、哲学以及社会等方面的思考,而今,无论是山水画、人物画还是花鸟画,每一位艺术家都通过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水墨实践,向观者展示自身对于当代生活、当代精神的理解。可以说,多元化的探索是当代水墨艺术不可抗拒的潮流,艺术家的个性以及艺术语言都更趋自由,他们能够以一种更为广阔的视角来反思“传统”,创造“未来”。

        本展览邀请了十位来自全国各大专业机构的优秀艺术家参与。他们均学院出身,立足于学院教育的基础之上,以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知识结构和艺术风格,展示出当代水墨艺术的独特的内涵和价值,共同反映了当代中国画纷繁多元的格局。

        墨品·当代岭南水墨邀请展

        邀请艺术家(按年龄):

        李劲堃、黄一瀚、左正尧、王永、李东伟、周湧、张彦、陈侗、陈映欣、何枫、张东、陈朋

        上世纪90年代,岭南地区崛起了一批“新水墨”艺术家。他们多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且皆学院出身,接受过系统、扎实的美术训练。耐人寻味的是,这些艺术家并没有沿着大多数前辈艺术家开辟的道路继续走下去,在风格上与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的“岭南风格”也拉开了很大的距离。这与其说是生活在一个文化断裂层中的中国艺术家的文化焦虑使然,倒不如说在当代文化情境中往昔的道路变得不合时宜。在艺术宗旨一统化的时代已成为过去,从理想主义走向独立的自我发现,以艺术的自律性诉求为逻辑起点,这是在中国思想空前的大解放时代,关注个性解放、关注个人价值和尊重个人创造性潜能之命题被重新激活的结果。

        某种层面上而言,岭南“新水墨”艺术家,得益于西方当代艺术,但实际上,他们是从一个更为广泛的文化脉络中重置传统,将中国画作为一种问题方式,在对传统笔墨的深入研究中,致力于当代水墨的探索。他们把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思考、批判融入水墨艺术的探索之中,以确证自身独立自存的价值所在。需要强调的是,这些艺术家的水墨探索和实验,是建立在对古人传统、前人经验、造化自然和当代生活的深入理解为学理依据的。其注重个体绘画品格的态度、明确的问题意识以及自我肯定的文化自觉,在他们的水墨艺术的价值构筑中,获得了不可代替的价值。

        进入21世纪,岭南“新水墨”艺术家在水墨语言上呈现出新的探索趋势,他们将对水墨本体的形而上的关注度更多地延伸至对自身切身感受的世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诠释。本次展览,期透过艺术家的水墨佳作来认识艺术家在中国水墨艺术的探索道路上作出了何种意味深长的文化选择,他们的水墨图式蕴含了一种怎样的笔墨认识和理解,他们的“笔墨”又寄寓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南方语境·最美印象——当代岭南写生专题展

        邀请艺术家(按年龄):

        林丰俗、肖映川、陈永锵、庄小尖、方楚雄、许钦松、方楚乔、李照东、江郁之、黎柱成、王永、羊草、黄唯理、周湧、张彦、陈映欣、蔡拥华、宋陆京、许晓彬、姚涯屏、李若晴、杜宁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外游写生自古就是中国画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并且在中国画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上世纪50年代以后,写生作为改造传统国画的“新国画”运动的主要手段,影响甚广,许多中国画家通过写生创作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作品。其中,岭南画派更是以“写生乃绘画之基础,能写然后画中有物”的绘画理念,取得了丰硕的实践经验和成果。时至今日,当代的岭南中国画家继承了岭南绘画精神,艺术家们常深入山林,游历自然,以“写生”为创作的源泉。当画家游走在山林间,可以获得新的绘画语言和独特的个人体验,从而创作出富有情感的作品。走进大自然师造化,成为艺术家进行创作的不二选择。

        当代岭南与广东省湿地保护协会、安徽美术出版社等机构联合推出“南方语境·最美印象——当代岭南写生专题展”一系列写生采风活动,邀请艺术家到“广东最美湿地”“广东最美森林”等地进行写生创作。与众所知,有“地球之肾”之称的湿地是国家重要保护环境资源,随着人们对生态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对湿地文化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湿地对地球的生态系统的调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具有非常独特的自然特征,动植物种类丰富,繁荣苍翠,虽然不似大山苍劲,也不似江河湖海波涛滚滚,但山林幽深、小桥流水、古庙深远,别有一番韵味。艺术家在亲身游历中用自身独特的视角去观察提炼,创作出自然生态下的湿地题材作品,展现具有人文性、艺术性的湿地景象。

        “南方语境·最美印象——当代岭南写生专题展”展出画家们在采风活动后的写生作品和创作成果,让观众深入了解艺术家的创作状态,关注到艺术与自然更深层的关系。此次活动画家将扩展思考维度,运用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探讨湿地生态中多元的创作视角和创作形式,以此增强对景观文化空间的感知,展现自然的生命力。同时希望能够通过展览,发挥画家作为文化传播者的力量,进一步宣传广东省的生态文明,让更多人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挖掘其存在的艺术文化价值。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家网]的价值判断。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195(s)   21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