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评论 >> 书法 展览评论
      分享到:

      燕归来----喜迎朱德群画展(作者:吴冠中)

      作者:核实中..2009-12-21 10:33:25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柳丝飘绿,桃花吐红,春天,燕子飞回来了。1997年的春天是祖国鲜艳夺目的春天,民族复兴,人民欢腾,当这最美好的时光,迎来了朱德群画展。

           朱德群走过了漫长的艺术历程。漫长,不仅仅是指他辛勤耕耘了60年,而指他从东方到西方,从具象到抽象的探索,探索之艰苦与收获之难得。他开始学艺于国 立杭州艺专,打下了坚实的造型基础,更得益于林风眠、吴大羽及潘天寿等几位高瞻远瞩的教授的启蒙,很早接触到西方现代艺术和民族传统艺术,并特别重视其精华与糟粕的识别,这识别,影响了画家终生的航向。朱德群在写实或写意的作品中,牢牢把握作品的美感,亦即形式美的推敲。面对具体对象,更吸引画家的是对象 中形的构成、线的组合、块面的安排、色彩的呼应等等。他在这一领域中追求了20年,从杭州到重庆,到南京,到台湾,基本上是“吾道一以贯之”。1955年到巴黎定居后,情况慢慢开始演变。其时抽象画风覆盖巴黎甚至整个西方画坛,在朱德群看来,抽象画所表现的构成、起伏、进退、蜿蜒、奔泻、浓缩、扩散、虚 实、韵律等等因素,本都隐隐约约蕴藏在杰出的具象作品中,如今只是扬弃具象的躯壳,让这些构成美感的因素独立自由闯荡画面,创造新的视觉世界。斯丹埃乐 (N. Stael)的作品突出了块面构成,但仍遗存具象的踪影,这对当时的朱德群颇有启示,朱德群终于逐步跨入了非具象的探索。朱德群这位高个子北方人,曾是篮 球运动员,体魄健壮,处处追求力度,初步跨入自由的抽象园地,他痛痛快快用大黑块及或粗或细的黑线来抒发胸中豪气,水墨画的浓郁的黑、流畅的线于是涌进了他的油画。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大写意、狂草、纹样、随方就圆的处理手法,都显示了审美中的抽象品位,而太湖石当更是亨利·?摩尔(Henry Moore)的知音。由民族艺术哺育过的朱德群到巴黎后不久遭遇到西方抽象艺术的挑战,倒唤醒了他内心深处的东方神韵。从此他在抽象绘画中搏斗了40年,他尝试过明暗相衬相咬,焦点聚光式的林布朗效果;跨越过通体明亮,淡雅色彩流泻的宇宙氛围;织造过线、面纠缠,复杂穿梭的迷宫景观……

           朱德群作品中永远在追求运动感,山雨欲来风满楼,波涛翻滚中似见鱼龙隐现,或令人感到十面埋伏,草木皆兵。他用大刀阔斧而多转折的笔触构成主旋律,用鲜 明的色块或锋利的线条来击节,奏出最强音。1993年我的12岁的小孙孙跟我到巴黎德群家做客,德群翻出新作,宽敞的工作室里展开一幅幅巨大的画面,我们高谈阔论,旁若无人,小孙孙伏在地上默默看,悄悄听,他像只小狗,我们忘记了这小家伙的存在。深夜回到公寓,我才想起问小孙孙:“你在朱爷爷的画上看到了 什么?”他发议论了:“这些都是抽象画,但抽象里有许多具象的东西。”我追问:“什么东西?”他摇头晃脑思索片刻:“有战争,有街市,有灯光射进了溶洞,有高山流水……”我拍拍他的小脑袋,他爸妈也赞扬他,他似乎真的成了评论权威了。

          两家门下转轮来,具象与抽象绝非格格不入,实质上两 家原属一家,营造美感之家。如果具象绘画中缺乏抽象的美之因素,则画得再“像”,再精致,却无美感。一位中国农民曾犹豫地评论我的一幅失败了的作品:画得很像。但对另一幅我自己认为满意的作品,他脱口而出:很美。我这两幅画都是以具象面貌出现的,美与“像”熟重熟轻?抽象艺术愈来愈普及了。以鬼画桃符充抽 象绘画来唬人的空头美术家正大量繁衍,这当由于抽象作品还不够普及,鱼目混珠何时了,今朱德群的作品终于能回到祖国展出,给了我们一个难得的参照机缘。 12岁的孩子从抽象中看到了多样具象,而作者经半个多世纪的探索,才在具象中发现、提炼出美感之抽象精英,幸运的儿童品尝了作者六十多年才出窖的佳酿。
         
           朱德群一幅代表性巨幅作品名《白色的森林》,所谓白色的森林,并非森林雪景。画面笔触纵横,块、点隐现,嘈嘈杂杂,腾跃于太空,更多细线错落如网,均织 入银灰色的世界中。画家任性挥洒,绘出了繁杂多样、虚实梦幻、喜怒奔放……这一切其实均系人生经历中所积淀的哀怨与幸运,一朝冲破内心深处的幕纱,展示出作者漫长艺术生涯的轨迹与烙印。白点蒙蒙,非花非雾,将人间万象推向遥远,那遥远是无际森林,白茫茫的人生森林。谅作者并非事先有意表现森林,而系面对自 己完成了的作品,才发现、觉察了自己的生命之“森林”。朱德群更常用墨绿、朱红、明黄、深蓝等浓重色彩营造画面,追求黄钟大吕鸣奏之洪亮效果。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金碧辉煌也在他的油彩中被浓缩,被发扬。传统中国艺术的精华将被子孙译成现代造型语言,与西方现代艺术相对照、媲美,看来已是必然的新潮了。

           德群首先着眼于画面的全局效果。远看西洋画,西方绘画近建筑性,着眼于上墙后的远距离效果,这方面却往往是我国传统绘画的薄弱环节。中国画讲究可读、可 游,《江山卧游图》甚至是躺着品味的。中国有人说西洋画是“近看鬼打架”,这当指印象派以后的作品,鬼打架不一定都属缺点,而中国传统则从笔墨的运转及就绢或宣纸的质地特点创造了宜近视耐看的肌理。德群在粗犷的油彩挥写中竭力发展中国的笔韵墨趣,赋予笔墨以时代性与世界性。黏糊糊的油彩被德群改织成半透明 的新装,透明或半透明的效果本是宣纸特有的风采,愿这种中华风采从祖传秘方而飘扬寰宇。

          由于偶然又特殊的机缘,我因认识了德群而误入 艺途,从此我们患难与共,成了艺术道路中的生死之交。人生又使我们分道扬镳五十年,终于又殊途同归,对各自艺术上的发展过程,彼此一目了然,而且观点始终颇接近,今日相叙犹如学艺之初朝夕相处的情况。少年同窗,今均已白发满头,廉颇老矣,希能加饭,为发扬祖国艺术再做一份努力。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法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书法家网]的价值判断。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68(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