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新闻 >> 陶瓷
    1. 书法家与“书工”的双重叠影——记“一画心源:李一书法展”
    2. 一画铭 纸本363cm×144cm×2 2025年 “嵩山多柿,每秋成熟时累累枝头,若明星焕烂,霜重而色愈浓艳,若红霞万朵,喷薄枝柯间。撷而品之,其味甘美醇厚。邑人更取以酿酒,一醉秋色。安得余年多暇日,长与此一山酡颜相伴耶?”2023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一在嵩山“写山”,以自作《嵩山多柿》记录秋山美景,呈现在近日于湖北美术馆举办的“一画心源:李一书法展”中。 本次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协、湖北美术馆主办的展览将持续至6月22日。展览以“摩崖:以山为寄”“绝句:以诗论书”“楹联:以联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中国书协原副主席张业法逝世
    2. 张业法 作品 据中国书法家协会消息,中国书协第五、六届副主席张业法于2025年6月10日在济南逝世,享年77岁。 张业法,1948年出生于山东淄博。中国文联第九届全委会委员,中国书协第五、六届副主席,第七、八届顾问,山东省人大第十一、十二届常委,山东省文联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山东省书协原主席、名誉主席,一级美术师。 张业法自幼习书,兼涉诸体,尤擅行草,其书师法二王一系,碑帖并重,书风朴实,气质儒雅,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出版《明代名人手札赏评》及作品专集、合集等10余部。曾先后赴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为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陕西省书协名誉主席雷珍民在西安逝世
    2. 6月8日,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雷珍民在西安逝世,享年79岁。 雷珍民,1946年5月生,陕西合阳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曾任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陕西国画院院长。生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兼职教授,陕西省慈善书画研究会会长。 书法作品曾获全国百名书法家作品展一等奖。曾应邀书写《重修豫园记》《重修兴教寺记》《再建楼观台碑》《举贤楷模雷简夫》等碑文数十通,为《中国古代戏曲名著鉴赏辞典》等题写书名30余本。2007年5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聘任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书山印海——汉韵书法篆刻作品选》出版
    2. 日前,温州市龙湾区档案局(馆)联合龙湾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王兴森捐赠的艺术作品为主,组织编纂《书山印海——汉韵书法篆刻作品选》,由西泠印社出版社正式出版。 据悉,王兴森将几十年来的印章原石500余钮,计篆刻印面1000余方,书法作品20余件以及作品发表书刊的剪贴本两册无偿捐赠给龙湾区档案馆,开了龙湾当代个人艺术档案之先河。 王兴森,笔名新生、欣声,1943年出生于龙湾区上山湾自然村,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是龙湾本土成长起来的优秀书法篆刻家,也是目前龙湾年龄最大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更是龙湾当代书、印作品在中国美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犹记当年招饮日 毫风墨雨卷山川——钱君匋藏首件于右任作品
    2. 于右任(1879—1964)是中国近现代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曾经是清朝的政治犯,是流亡上海租界区的文人,是革命报人,同时他也是现代杰出的大书法家。 于右任的书法大致分三个阶段,早年书王体,写得极其纯熟而丰腴;中年尤喜魏碑,他认为魏碑有“尚武”精神,有粗犷豪放之气。面对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他希望以此唤起中华民族的觉醒;晚年专攻草书,其1932年创立标准草书社后,开始编撰出版《标准草书》,随后30年间,九次修改《标准草书》。于右任曾说过:“有志者应以造福人类为己任,诗文书法,皆余事耳。然余事亦须卓然自立。学古人而不为古人所限。”他博撷约取,以个人审美原则取舍,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纪念高式熊诞辰105周年主题活动在上海举行
    2. 今年是中国著名书法家、金石篆刻家高式熊诞辰105周年。6月8日,“纪念高式熊先生诞辰105周年——髙式熊书法艺术生涯追寻”主题活动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活动分为追寻高老、高老书法作品展示、高老书法纪念品签赠、高老印泥展示等几个部分。高式熊女儿高定珠、“鲁庵印泥”传承人李耘萍等各方面人士也前来参加。 本次活动邀请多位书法界的专家、学者和书画爱好者们共同追忆高式熊的艺术生涯与艺术成就,从不同角度深入解读了高式熊在书法、篆刻等领域的卓越贡献。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画出版社副社长茅子良从高式熊早年学习书法的经历讲起,全面回顾了高式熊笔耕不辍的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广告设计中的电脑体“丑书”困境与破局
    2. 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广告设计的当下,电脑字体已成为视觉表达的核心要素。然而,随着设计工具的普及和行业门槛的降低,一种被称为电脑体“丑书”的现象正在侵蚀广告设计领域——缺乏美感的字体搭配、过度滥用的特效字、与主题脱节的字体选择,这不仅降低了广告的审美价值,更影响信息传播效果与品牌形象塑造。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设计行业的多重深层问题,亟待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乱象丛生:电脑体“丑书”的多样化形态 电脑体“丑书”在广告设计中的泛滥呈现出多样化形态。最常见的是字体堆砌导致的视觉混乱,部分设计师为追求“吸睛”效果,在同一版面中混搭楷体、黑体、圆体与艺术字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思古悠悠 空阔高旷——倪瓒《古木丛篁图》读记
    2. 古木丛篁图轴(中国画) 102.9×43.9cm 倪瓒(元代) 南京博物院藏    【藏品的故事】     倪瓒(1301—1374),原名珽,字元镇,号云林,江苏无锡人,江南富豪。他不乐仕进,家有清閟阁、云林堂、逍遥仙亭、朱阳等名胜,古器名画颇丰;乐于同友人游佳山水、结诗文社,赋诗作画,逍遥自在,独得其乐。其性格甚为狷介,清高孤标,与世不合,有洁癖,又有“倪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字与字的邂逅——合文艺术的多维之美
    2.   合文,又称合书,传统合文往往利用汉字造字原理,将两个或多个汉字进行融合、结体,塑造出承载特定含义的全新类文字图形。   从殷商时代的卜辞、秦汉时代的符篆,到宋元明清时期的各类民俗字,再至现代设计师们的创新演绎……回望漫长的汉字发展史,合文这朵古老的艺术之花,在不同时代的滋养下绽放出形意相融的多维之美。 传统合文的构成之妙   合文之巧,源于其似字非字的独特形态和字里藏句的丰富意涵。广义上讲,合文既囊括具备汉字结构与书写特征的“新汉字”,也包含仅保留部分汉字视觉特征的图形。当我们溯源传统合文的设计逻辑,大致可将其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笔墨之道在法度与性情之间——访书法家刘安成
    2.   刘安成 《潘主兰先生诗一首》 甲骨文   书法艺术,既是技法的锤炼,更是心性的流淌。刘安成从河南商丘的乡土记忆中走来,幼承家学,师法古人,在“二王”的法度与米芾的恣意间探寻动静相生的美学平衡。他的艺术之路,既有父亲“心正笔正”的耳提面命,也有名师“习字不临古帖,好比夜行无烛”的点拨开悟。从唐楷的严谨到宋人尚意的洒脱,刘安成以“以王为底、以米为面”的创作理念,诠释了书法传统在当代的鲜活生命力。   访谈中,刘安成不仅分享了技法与心性相融的深刻体悟,更揭示了跨艺术领域的滋养如何为书法注入韵律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22(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