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书法家网 >> 艺术新闻 >>
    1. “纪念赵冷月诞辰110周年 鸿鹄高飞——赵冷月书法特展”举办
    2. 展览现场。主办方供图 “纪念赵冷月诞辰110周年 鸿鹄高飞——赵冷月书法特展”日前在深圳雅昌艺术中心美术馆启幕。展览由深圳市书法家协会主办。 赵冷月早年师法羲献父子、欧颜唐法,传统功力深厚;晚年一变常格,融北碑之粗犷与民间书法之率意,形成独特的碑帖融合风格。1979年,他历时半载,遍访华夏摩崖石刻,汲取灵感,经数十载之磨砺,终创独树一帜之的榜书。 据了解,本次展览是继“至心——纪念赵冷月诞辰110周年书法大展”上海展,“大道——纪念赵冷月诞辰110周年书法大展”陕西展成功举办后,联合雅昌文化集团在雅昌(深圳)艺术中心举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临安印社成立10周年
    2. 7月8日,“十年印韵金石流芳”临安印社成立10周年活动之王勋、吕波、秦亚飞师生联展在临安区政协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举办。 杭州市临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超,区政协副主席胡廖明,九三学社临安区基层委副主委朱新虎,区政协文史委主任王亚红,区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文创办主任潘晓霞,区委统战部副部长李震,临安区文化局原局长黄晓明,区政协文史委副主任胡晓丹,区文旅局副局长帅铭,区新联会会长伍丰平出席,西泠印社、区新联会、区书协及临安印社相关负责人参加,共同见证这一文化盛事。 此次联展共展出王勋、吕波、秦亚飞三位艺术家精心创作的篆刻、书法作品50余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俞文军当选舟山市书协新一届主席
    2. 日前,舟山市书法家协会召开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舟山市文联党组书记张辉,副主席李焱出席会议,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及各地书协发来贺电,舟山市书法家协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代表75人参加此次会议。 大会依次审议并通过了《舟山市书法家协会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舟山市书法家协会第八届理事会财务报告》《舟山市书法家协会章程修改稿》和《舟山市书法家协会第九届理事会选举办法》。经过投票选举,马优夫等33名候选人当选为新一届理事会理事。 第九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书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和主席团成员。俞文军当选第九届舟山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淮安当代篆刻书画作品展走进杭州
    2. 7月8日,由西泠印社、江苏省篆刻研究会指导,中共淮安市委宣传部、淮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雅谊铁笔——醉美清江浦·淮安当代篆刻书画作品展”在孤山开幕。 此次展览以“铁笔承古、雅谊传新”为内核,聚焦“醉美清江浦”主题创作,共展出淮上印社社员及淮安当代书画家的精品书画印作品116件,这些作品既能充分展现各位作者在艺术领域的鲜明风格,也生动地表现了淮安的历史底蕴、风物特色、人文精神和时代发展。 古城淮安曾与杭州、苏州、扬州并称运河“四大都市”,凭借着独特的漕运地位与深厚文化,这片因水而兴的土地,滋养了如米芾、吴承恩、周恩来等杰出人物,西泠印社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湖北书法院全体研究员作品集体亮相
    2. 7月10日,“文墨承续——湖北省书法院主题书法创作展”在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开展。 近百年来,湖北书坛薪火相传,名家辈出。从老一辈书法家的坚守与开拓,到中生代书法家的探索与创新,再到青年书法家的锐意进取,湖北形成了传承有序、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面对那些渐渐远去的书法名家,湖北省书法院表示有责任收集、整理、研究他们的艺术成果,梳理他们在书法史上的坐标与贡献。同时,新时代的书法工作者在继承中成长、在学习中超越。推出“文墨承续——湖北省书法院系列活动”,旨在推动湖北书法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升荆楚书道在全国的影响力。 作为系列活动的开篇之作,“文墨承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艮其背·回眸汉字”书法展在北京举办
    2. 学术交流会暨展览开幕现场。 主办方供图 “文字、文明与书教——汉字与人文功夫的养成”学术交流会日前在京举办,“艮其背·回眸汉字”黄波汉字字根形意书法展也同期开幕。 本次展览展出金石甲骨学家黄波创作的90余幅字根作品及其他40余幅作品。黄波以甲骨文“艮”字为灵感,溯源字根本意,贯通字族,系统构建并展示“字根-字族”形意演化体系。 学术交流会上,16位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文字-文明-书教”展开深度对话。北京大学经典与文明研究中心秘书长戴熙宁指出,汉字绝非简单符号,而是华夏人文精神的活态结晶。 黄波师从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镌刻千秋·书写时代——中原金石书迹的创造性转化研究展”(篆书篇)
    2. 序 河南踞中华文明版图之核心位置,“中正和合”的宇宙观,“道器合一”的实践观,其地理和人文在这里得以和谐呼应与充分体现,中国美学理论强调“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得以彰显。这片土地上不仅是中华文明发祥的摇篮,更见证了汉字从发生实用书写升华到为艺术表达的壮阔历程。重温经典,我们可以体会到河南书法的文脉与气度。而今,明确经典传承的内核,如何使当代河南书法的优秀作品走上经典之路,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和当代义务。 裴李岗文化的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世界最早文字雏形“贾湖刻符”。如天地初开的殷墟契刻,其象形之妙奠定了汉字气韵生动的根基。洛阳、安阳、郑州的青铜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以“字”育人:对中小学书法教育模式的思考
    2.   【摘要】本文针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现存问题展开分析,提出构建“汉字—书法—文化”三位一体的育人框架,开展“技能训练—审美感知—文化认同”的协同教育模式,充分挖掘和发挥书法教育的多维育人价值功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汉字;书法;中小学;教育   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然而,书法教育在中小学阶段的定位长期存在争议,教育现状面临多重困境:首先,“重技轻道”现象严重,技能训练与艺术素养培养失衡。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实践普遍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书法学习被简化为以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从书法风格略议“昆仑石刻”
    2.    【学术争鸣】   近日,“昆仑石刻”在学术界引发强烈反响,围绕石刻真伪,众多专家从文本内容、凿刻工艺、历史背景等方面展开了考证与辩论,观点纷呈。该石刻若确属秦代,其文字为篆书,对书法史而言同样意义非凡,近期书法界已展开激烈争论。书法从业者可凭借自身对书法艺术风格的感知与理解,在宏观上提供一种感性思考,作为判断依据。但如果过分地进行微观分析,势必会在一些细枝末节上越陷越深,偏离主旨。这个主旨就是——“昆仑石刻”的真伪问题需要多学科综合研判,而书法这一环并不能一锤定音。 释文与书风   “昆仑石刻”的很大争议在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1. 书风与场合:“昆仑石刻”的破绽
    2.    【学术争鸣】   “昆仑石刻”争鸣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石刻的真伪,从书法风格的角度分析,我认为“昆仑石刻”的根本破绽在于其章法没有纵横界格,其书风不能与其使用场合应有的庄严、郑重、典雅相符合。它恐怕是混用了秦石刻、秦诏版、秦简、秦印、东汉《袁安碑》或近代篆书的一件伪刻,甚至是作伪者的一个恶作剧。 书风与场合不符   对“昆仑石刻”,刘钊先生撰文认为:“抛开其他,先从文字看,我觉得‘昆仑石刻’的文字时代特征明显,风格统一,看不出什么破绽。”我以为,这个观点很可能混淆了文字学意义上的秦代文字风格和书法学意义上的秦代 [详细...]
      来源:中国书法家网 编辑:书法家网

    美术展讯
    热门艺术家
    1. 李文培
    2. 李文培著名水墨戏曲人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理事,华侨大学兼职教授。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1. 宗燧岩
    2. 宗燧岩,男,1983年生, 07年毕业于北大资源美术学院。 在校期间得到栗宪庭、李天元、李岩、 ...进入专题
    3. 责任编辑:汲平
Processed in 0.014(s)   0 queries cached